繁体字原来是历史倒退(转载)
以前,我被一些要恢复繁体字的说法忽悠了,也认为推广简体字是割裂中国文化的阴谋!于是也积极倡导恢复繁体字。
可是,后来我看到马王堆出土的汉墓竹简和帛书,分明里边很多都是简体字啊,我一看都认识!接着我再一查,啊约,其实大陆简体字比台湾繁体字更古老!90%以上都是古代就一直在用的!
反而港台繁体字竟然是完全按照1875年"大清钦定正体字",是鞑系搞的!本来汉字每个都有多种写法,而那个"大清钦定正体字"全部选择最笨最繁的写法。满清还多次改字造字,重复改、重复造,就这么折腾,从满清康熙大麻子开始,每隔一段时间,颁布一次"大清钦定正体字",强制臣民必须遵从,否则就是错字。本来汉字是可以有很多别字的,很多通假字,并没有过分的要求一笔一画都不能错,满清的这种"严谨"其实是对文化自由的束缚。
总有人说繁体字云云,繁体字源于"大清钦定正体字",1875年才公布,谁再说这玩意藏着神马GP我们的血脉之前,请回答如下问题:
1、大陆简体字部分来源于魏晋时期,跟大清比哪个早?
2、大陆简体字部分来自敦煌文书,敦煌文书跟大清比哪个早?
3、简体字中的"众"字来源于甲骨文,你提供一个比它早的?
一)
90%的简体字实际上古代就有 ,简体字古以有之,现在的简体字很多都是以前就有的,如"从"、"众"、"礼"、"无"、"尘"、"云"等等,这些字都见于《说文解字》,比繁体字更符合"六书",有的繁体字反而是写错了的,是满族人造的,而且是故意编造的。
你可以查一查《简化字始见时代一览表》,很多简体字都来源于先秦时代。
汉字有简体和繁体的不同,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远在甲骨文时代就有的。甲骨文里的"车"字有繁有简,繁体的车有车轮、车箱、车辕、车轭等,简体 的车就只有车轮和车箱,而简体的车流传后世就成了楷书繁体字的车。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80%是由古代传承下来的,其中在先秦两汉时就有的,占到 30%。例如,东汉的《章帝千字文断简》中就有简体的"汉"字,居延汉简和敦煌汉简里就有简体的"书"。因此,当我们听有人说"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至今, 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时,我们理解这里说的"汉字"应该包括简体字在内,而不是只指繁体字。
如果说把汉字繁化就是"复古",那么汉字正字法的真正"复古"是在清 朝。清朝把八股文的格式、语气、用词的规定都详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同时,也对用字作了极为严格的规定,明确宣布,只许用"正体"字,不用"俗体"字, 违者严办。1874年,龙启瑞奉谕作《字字举隅》一书,斤斤辩正科举考试用字,堪称清朝字体复古的典型。而乾隆为《四库全书》钦作的《辩正通俗文字》中更 公开说:"俗者,承袭鄙俚……断不可从也!"
民国初年的著名学者钱玄同先生严厉斥责满清的文字复古政策:"那亡清的什么*河蟹*,更大倡其文字复古的论调,雷 厉风行的强制执行起来。……这样是正体,那样是俗体,狺狺不休!其实他们全是不认识古字的!"
满清在文字上强制执行"复古"政策,表面上看似与其"剃发易服"和篡改古书内容的做法相反,但实际目的相同。满清的文字复古政策的实质,就是为了引导 知识分子面对故纸、背对现实,把被他们篡改后的古书与古代字体作为隔绝知识分子与平民百姓的藩篱,以防止他们互相串联,引发反抗异族统治的烈火。 满清在文字上的"复古"政策,造成了清朝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汉字的印刷字体("正体字")与手写字体("俗体字")的分离,给文化普及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把汉族变成文盲,就有利于满族的统治。
而且,我们完全看到,满清所作的文字繁杂化,并不是文字复古,而是文字创新,因为我们古代的字根本没这么复杂!很多人学了满清繁体字之后,看古书就看不懂了,割断文化血脉传统的恰恰是繁体字!钱玄同非常明确的指出了这点。
而简体字才是真正的复古,连甲骨文里的都重新出来了,还原回归古老的文化。我们古代的字,根本没那么繁杂!
简体字不是"生造"的,不是无历史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